
汨罗融媒体讯(记者 郑甘 姚望)“吃粽子喽!”每当听到这熟悉的叫唤声,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。这几天,罗江镇汨东村村民李明华的家中格外热闹,邻里乡亲围坐一团吃粽子、迎端午。
李明华今年59岁,村里人都习惯叫她“李姐”。
二十岁初,李明华从奶奶手里学到了包粽子这门手艺,此后的每一年端午她都会加入包粽子的队伍。起初是包了自家吃,慢慢的手法越来越娴熟后,李明华就免费包粽子送给亲朋好友品尝。“这是个老传统,吃上粽子才有过节的感觉。”
27日一大早,李明华就忙活起来。小木椅、绿粽叶、白糯米、缠绕线,把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准备齐全,她就和邻居们在前坪“劳动”起来。
“今天准备了多少料?”“十多斤,大概可以包120多个粽子。”“现在小孩子都想吃,吃了节就来了,端午节还要包。”一问一答间,李明华拿起粽叶挽成圆锥形,舀勺糯米鲜肉填入,扯条麻绳绑紧,一个精致的牛角粽便包好了。
李明华的女儿彭李嫁在汨罗市区,前晚得知家里要包粽子,忙完工作她便赶了回来。“过去粽子品种不像现在这么丰富,基本上就是简单的碱水粽,一大家子聚在一起,大人们在旁边做,我们就边看边捣乱。”彭李回忆起儿时包粽子的经历。
“要包紧一点,不然太散了容易漏米”、“这个粽子包得不错!。”李明华手把手教女儿包着粽子,笑着说:“明年的重任就交给你啦。”
“清空”盆里的鲜肉糯米,就到了煮粽子的时间了。经过近四个小时的等待,一大盆带着浓郁清香的粽子端上桌,李明华和家人朋友一起品尝着劳动的丰收果实,内心仿佛有道不尽的喜悦。
“李姐,我多买点料,麻烦你帮我多包点哦。”一村民说。“没问题咯!”李明华爽快的答应。
一审:刘嘉玉
二审:游 岚
三审:刘胜丹
责编:游岚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2025年度岳阳市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
鉴往知来,跟着总书记学历史|三个维度,重温总书记讲述的抗战岁月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二卷主要篇目介绍
习近平同志《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》第一卷、第二卷出版发行
和总书记面对面 | 青山常在路更长
学习新语·抗战|铁军忠魂 永不褪色
学习手记 |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——读懂“两山”理念的实践导向
看见美丽中国丨三江源20年蜕变:千湖归来 “中华水塔”焕新生
下载APP
分享到